哦,秋天吧!

外界都知道重庆是没有春秋的,过完夏天接着的就是冬天。

不过今天我好像看到了秋天,不知道那是真的还是一种转瞬即逝的错觉。

站在宿舍的阳台上看到天气是极好的,没有雾、没有雨后的露珠挂在青草上。

上着听力课,好像有一种奇怪的力量吸引我要往窗外看去,专属于秋天清晨的阳光洒满金黄色的银杏叶,这就是秋天吧?我不太懂。

十月份又快过完了,重庆就一直是朦朦阴雨,不能体会到静茹姐姐歌里的:深秋山顶风微凉,一段日光落在手心三寸长。

校园的道路两旁依旧是叶子相连、疏密有序的银杏,这个季节,满地落叶,如同那几年校园里只有一旁的银杏,只是不同的是:从前是我们扫,现在是环卫阿姨,扫了又掉,掉了又扫。

能够想象吧?一段台阶、一段平台、一段台阶、一段平台,叶子就掉在上面,好像很美、很美,美到舍不得踩到那些落叶。

秋天是众多文人墨客伤叹的季节,无论诗词曲,都能找到伤秋的。只是因为落叶,因为万物衰败?或许更多的会是那个在秋天离开的人吧!我不知道。

不管怎样,我觉得秋天好像就是这样吧,尽管我没有嗅到秋天的气味,看到的才是真相。

不是非去不可

喜欢古镇,因为它代表一种远去的生活方式。

千百年来,一样的石板小路,一样的粉墙黛瓦,当全世界都在匆匆忙忙往前赶时,这些古城古镇依旧从容或者自己的日子,仿佛在这里凝结了。不论是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还是黄山脚下的徽州古村落,不论是西南的边陲小镇,还是客家人的土楼城堡,都宛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于是我想要穿越文字的时空隧道,试图走近那些似乎很遥远的古村,古镇,古城。

不论是古城还是古镇,都曾经历过繁华,今天的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似乎距离它们很远,它们依然顽固地保守着自己的那份传统。那些原汁原味的历史风貌,吸引人们去追寻,去体验,感受早已逝去的生活风情。青砖、拱门、石板桥,不同朝代在此演绎不同的故事。历史的厚重悠远和民风朴实无华无论如何,都是能够有所体会的。

很多去过古镇的人都说,寻访古镇,就像拜访一位位隐于民间、饱经沧桑的文化老者,重温他们曾经的繁华与精致,让自己沉淀在一种沉稳、细致的生活态度中。或许,你也会在一个古镇的清风明月之夜,恍然间顿悟前世今生。

最近一直在看一本关于古镇的书和古镇的视频,所以会约有所感。我知道这么些东西都会给我一种冲动,给我一种去古镇的冲动,中国传统乡土画卷,能够给人一种冲动。但我知道,那只是一种冲动,世界那么大,人的一生这么短,很多地方不是非去不可的!

海角七号

友子,太阳已经完全没入了海面
我真的已经完全看不见台湾岛了
你还站在那里等我吗?

六十年多年前,台湾光复,日本人撤离。一名日籍男老师只身搭上了离开台湾的船只,也离开了他在台湾的恋人,友子。无法当面说出对友子的感情,因此,他把怀念与爱化成字句,写在一张张信纸上。

友子,请原谅我这个懦弱的男人,从来不敢承认我们两人的相爱。我甚至已经忘记,我是如何迷上那个不按照规矩理发而惹得我大发雷霆的女孩了。友子,你固执不讲理,爱玩爱流行,我却如此受不住的迷恋你。只是好不容易了,我们却战败了。我是战败国的子民,贵族的骄傲瞬间堕落为犯人的枷。我只是个穷教师,为何要背负一个民族的罪?时代的宿命是时代的罪过,我只是个穷教师。我爱你,却必须放弃你。

六十年后的横春还是一样的美,但那个似乎不满现在生活的阿嘉却体会不到它的美。

暖春乐队的成立,成员,发展都让阿嘉和的监督人友子很不满,但经过一场热闹的婚宴,让每一个乐队成员都幡然醒悟,最后的演出是让所有的人都满意的。

由一个古老的爱情故事,引出一个新的爱情故事,才是真的值得关注的地方,才是这样一个亮点,我沉醉于交错的年代之中,感伤于海角七号的消失之中。

六十多年后,海角七号已经没人记得,历史的变迁,各种改变,很难让阿嘉再找到六十多年前的友子。那沉甸甸的七封情书和友子的照片,最后在友子的努力下,到了友子的手中。那个特写的镜头,那个慢镜头,让我无限的激动。

那些简单的故事,那些简单的人,那些本来很失望于现实的人,最后变得乐观坚强,我很感动,那些浪漫的情书,真的好好,真的想要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人生只能活一回梦想却有无数个,唯有放手一搏,才能知道机会属不属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