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佛祖在一号线》

第一次知道《佛祖在一号线》是在2010年的春节期间,只不过那时年少,太多的地方看不明白,太多的语句觉得很晦涩难懂,太多的实事我并不关注。再一次看应该能体悟出不同的东西,以成熟的心智来感受作者阐述的道理。这样的中文系男生,如果再稍有姿色,不知道年轻的时候祸害过多少无知少女。

不过我的资质,向来是看过的散文记不住几句优美的句子的,除了“一个白日带走了一点青春,日子虽不能毁坏我印象里你所给我的光明,却慢慢的使我不同了。 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但诗人他自己却老去了。我想到这些,我十分犹豫了。 生命是太脆薄的一种东西,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用对自然倾心的眼,反观人生。使我不能不觉得热情的可珍,而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藤葛。在同一人事上,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 我生平只看过一回满月。我也安慰自己过,我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我应该为自己庆幸。望着北平高空明蓝的天,使人只想下跪,你给我的影响恰如这天空,距离得那么远。我日里望着,晚上做梦,总梦着生着翅膀,向上飞去。向上飞去,便看到许多星子,都成为你的眼睛了。”这一段出自于沈从文先生《情书》的文字,并不是拿来凑字数的,这是我脱离中学背课文的日子里,背下来的一段文字。几年过去了,至今没有忘记,想来甚是欢喜。

我看过一点点散文,《背影》、《文化苦旅》、《湘行散记》、《屐痕处处》……其实这些散文大多是看完之后只是有模糊的印象,我也曾想过看这些散文到底有什么意思,不过喜欢是能在大多数的时候消逝疑问的。

散文的定义: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而这本书是作者在《南方周末》、《第一财经周刊》、《智族GQ》上的专栏集结。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时评和杂文。除了作者在文中一路强调自己的平庸,让我觉得有点小尴尬之外,我在总体上是很喜欢这本书的。

以下段落是来自书中我喜欢的段落:

1.人生而自由却无往而不在窠臼之中:你有深挚心声,却不能婉转歌唱,生活中仅仅因为微笑就被看做没所谓的无奈概莫如是。

2.当人们的周遭不乏正义的说教,却缺少秋水满溢般浸透生活的实体正义,一个社会就绝不会有什么教养可言。

3.我把脸贴在玻璃窗上,看到天色暗如午夜,骤雨痴狂,仿佛天上有一座海洋正在不停的倾泻,而树木被一种狂暴的力量攫住并反复抽打着大地。它让我入迷了。我走出门,就像在第一排观看上帝的演出。如今,我意识到这暴雨格外漫长,而我从没离开过。

4.生活在当时就是无穷无尽的委屈,无穷无尽的节日。有一年冬天,沈阳的雪下得特别大,早上我沿着街上齐腰深的雪道去上学,激动的微微发抖,那感觉就像走向一个刚刚草创的纯白世界。

5.你深知,生命的真正悲哀在于从没能在草木幽深的长夏,俯瞰着细小的河流和威严的群山,在碎云累积的空茫里飞行。

6.于是我跑起来,撞向自由。一阵阵微风吹拂着蒙了汗水的皮肤,而我跑的如此迅疾,以至于身后对手的那一声声咒骂都被耳边的风吹淡了。

7.我见过最美瞬间是在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中,一个小男孩久久地凝视着一棵李子树,发现它的繁花中有着这世界的全部真理。

8.在这个国家,无论人们的灵魂如何跳荡颤抖、浮晃不安,有一点始终不曾变化——人们迟早会受制于往日,显露他们从何而来。

9.那是我们30岁,欣赏彼此的不合常规的举止。

10.诗是昨日世界的微光曾经照亮过你我幽暗的心灵。

11.貌美如春日早晨的铃兰。

12.这笑来自童稚年代,就像看到校长摔了一跤一样不可遏止。它毫无声息却又如此强烈,以至东京上空紊流丛生,鸟儿都飞不稳啦。

13.那是我更多地读那种沉闷的书,注意力以分散就看不懂,可是读完了你就会在春日傍晚里深深叹息。那时你还年轻,肾上腺素在血管里拥挤得像一袋跳跳糖。

14.我把贝加尔湖的湖水那么多的辱骂向他们脆弱的小心灵倾泻过去。

15.他是个嘴里含了一颗糖就敢于嘲笑世界的家伙。

16.你无耻的样子很有我当年的神韵。

就胡乱的写写

很久没有写过博客了,九月的第一篇,写一篇粗糙的影评,或者不能用影评这么专业的名词,叫写一篇观后感。

很久没有去看过电影了,尽管每天热映的都很多。在我浅显的看来,在那个有很多有情怀的,把电影当作梦想的导演的时代里,去影院看电影这件事情并没有普及,也就是说国民的平均收入没有多少人是用来支配着去看电影的。同样,那个时候,导演就是专业的导演,电影还是纯粹的电影,比如有一些我喜欢的电影就跟我差不多岁数:《苏州河》、《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最好的时光》、《活着》、《爱有来生》等。(这里只说国内电影)

后来可能是我长大,也会偶尔加入看电影这个行列,就感觉中国的电影市场就蓬勃起来了,可能是加入其中才会有感觉。越来越多的作家、歌手、演员、企业家、土豪都挤入了电影市场,而且效果甚佳,大多数人为着情怀,为着十年之约,为着怀念青春……去贡献了自己的荷包,也充实了那些胡乱挤入电影市场的人的钱包。他们拍着最速成最烂的电影,占着最多的拍片,赚着最多的钱。其实有一点为那些把电影当梦想的人不甘,所以我的习惯是,如果看到喜欢的小众电影,我会去电影院看看,但我这种做法在很多时候都会收获惊喜,比如电影真的很好,比如花一张电影票的钱包场。

说起近几年兴起的青春片热潮,电影多到开口就来:《致青春》《同桌的你》《左耳》《青春派》《匆匆那年》《小时代》《栀子花开》《万物生长》《何以笙箫默》,真是快速实惠又赚钱,然而就是这些速食电影,养坏了观众的胃口。网上不是有一张图说是青春片的大纲嘛,堕胎、出国、死人、三角恋,没有这些的,青春都被狗吃了。我还是那句话,青春是至死方休。说起青春片,老一点的经典怕是要算《十七岁的单车》,而年轻一点的那就是《80后》。

从2012年开始至今,我感觉我没在院线上看到几部好电影,我还记得情节的就算是我喜欢了,《亲爱》(余男)、《逆光飞翔》(台湾电影)、《刺客聂隐娘》、《开罗宣言》。

所以前面700字都是铺垫,这篇博客的主题是影评呀,那我就只是想简单的发表一下最近看的两部电影的观后感。

《刺客聂隐娘》取材于唐代裴刑短篇小说集《传奇》里的《聂隐娘》一篇,聂隐娘幼时被一道姑拐走,过了十三年被送回已是一名技艺高超的女刺客,而师傅送她回来的目的是刺杀表哥田季安。师父说,剑道无亲,不与圣人同忧。我觉得呢,故事情节是很简单,侯孝贤准备这部电影准备了七年之久,他是觉得自己老了,再不拍出来就怕没有机会了。

我喜欢时光网上那一句短评:处处留白,余味在外。最开始可能很多人都是冲着张震和舒淇十年后的再度携手“谈恋爱”吧,最后都“失望”离场。电影只有一个半小时,但很多的长镜头、留白,还有胶片的感觉,让许多的观众离场。这是我经历过最多人中途立场的一部电影,到最后也成了包场。我知道大多的观众习惯了华丽的场景,扎堆的明星,已经欣赏不来了这样精致的美,甚至是已经不会去欣赏祖国的秀美山河了。可是呢,我还是觉得侯孝贤还是那个《最好的时光》的侯孝贤。

《开罗宣言》不需要简介了,历史上二战时候那些重大的事情都囊括其中。可能这部比较好的历史片是吃了宣传方的亏,因为在宣传海报上印了毛主席,而被大批并没有看过电影的人说成是篡改历史。其实这电影成为炮灰的原因有两个,第一,网友觉得电影会美化毛主席,丑化蒋介石,然后觉得是在篡改历史,然而这部电影是谈不上美化和丑化的,都是理所应当的镜头;第二是大家说,电影里有一条石剑锋和日本老婆的爱情贯穿的主线,觉得不应该,我想要是没有这条主线,大家又会觉得乏味的历史剧没有主线,一点都不好看。总之,究其原因,还是在一开始的宣传就注定了这个结局,好也不好、不好就是更加放大的不好。所以排片少到极致,一个电影院一条一场,运气不好的话还基本都是午夜场。

《开罗宣言》总体还是好的,电影格局大、气势足、符合纪念主题。动与静、快与慢、血腥与温情。相比于那些磅礴的场面,小小的动容则是体现在那些一闪而过的场面,偷袭珍珠港时,海滩上慌张的士兵和度假的少女;悼念活动时那些面带笑容的照片和遗物;缓缓降下去的旗;飞机上那个晕机的秘书长和谈判桌上那个强硬的秘书长以及回程时那个醉酒的秘书长;幸子中枪而死被石剑锋拖起来那一瞬间;日本投降时中国士兵高喊的那一声“中国万岁”;片尾石剑锋说的“我还在”;那一群飞过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鸽子,都是小人物小事物,激起阵阵涟漪。那么多的特型演员也感动到我了,毛泽东、蒋介石、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希特勒都还是有几分相似的,而故事的主要场景又还是在重庆,所以会觉得有几分熟悉。

以上是最近关于电影浅显的看法。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在长时间的不知所措中领悟到,读书时我与内心交流的最好的方式。最近真的是很缺少对生活的感悟,缺少对诗歌的专注,缺少对周围小事情的在乎,只有将大把的时间都用来看书。写读后感也许像是,在我读完一本让自己久久不能平息的书之后,用冷水浇灭满脑的狂热。

上周写完两本书的读后感之后,紧接着《平凡的世界》这本书马上就呈现在脑海中第一的位置了。因为这本书也是高中的时候开始知道的,语文老师曾经说过,那是中国近代文学的鼎盛时期,而且如果没有那些苦难,就不会有这些好的作品,到现在我也始终相信。

到今天,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才算是看完了这本书,在这期间,边看书边看根据书改编的电视剧。这里不禁地想要赞美一下这电视剧,虽然才看到前十集,真正觉得在电视剧泛滥,各种以盈利为目的的如今,这算得上是一部良心之作。95%的原著加上5%的删减和改编,连那些我加了批注的、优美的句子,都带着丰富的情感作为旁白融入其中。只是电视剧将少平的好伙伴金波,与田润生两个好后生融入到了一起;原著中的李向前在出场中的描写让我觉得会是一个微胖,身体没什么美感可言的男人,但电视剧中的李向前,一出场却让我好喜欢;电视剧中的田晓霞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一顶帽子,让那个活泼开朗似男孩子性格的女孩形象更加完美;田福军与少安少平两人有了更多的接触,很欣赏孙少安,也觉得对润叶和这个好后生要用一辈子来忏悔……孙少安、孙少平、秀莲、孙玉厚、孙玉亭、田润叶以及小说中那许许多多的黄土人民,都高度还原,特别是孙少安的陕西话,看过其中的创作故事,觉得值得很值得收藏起来慢慢看。

读完此书,总想找一句话或者几句话来“高度”概括一下书的含义,可久久静坐之后发现,最合适的概括语还是“平凡的世界”。他们生活在世界上是多么平凡,没有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勇士,也没有力挽狂澜的英雄,谁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最平凡的生活,和在生活中不断挣扎着前行的人们。而这个世界又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广阔,从半脑壳田二,到中央的副主席,形形色色的人们在包罗万象的生活大舞台上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有人成功,也有人失败;有人出生,就有人死去;有人相爱,就有人分开……一切都是那样的真实鲜活,不是离了谁地球转不了,这就是《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中最令人震撼和感叹的无疑是对1975—1985年间波澜壮阔地历史进程和十年间天翻地覆的巨大转变。如果没有这个伟大的时代,那书中的一切也都无法立足了。书从那个混乱而又癫狂的“文化大革命”后期写起,那个时代充斥着暴力、迫害和黑暗,“半脑壳”田二被拉去接受批斗,强烈的讽刺了那个荒唐时代的可笑与丑恶。而田二总挂在嘴边的“世事要变了”那句话也成为贯穿小说第一部的谶言。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双山村这片黑土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做生意、搞养殖、开饭馆、开发廊、甚至小偷的猖獗都在从侧面证明着人们生活日新月异的进步。生活和社会的变化对比最强烈的则是田福堂和田福军兄弟,这对兄弟一个是热衷于“革命”的疯狂的“农村革命家”,一个是有能力却屡遭排挤的国之栋梁:田福堂在“革命热潮”中炸塌山梁拦阻河道的”恢宏壮举”,田福军却遭排挤打压而被挂了空职:可当“文革”之后,田福军最终成了坚持实行新政策的铁腕领导人,而田福堂最后只能在废弃的磨盘中残喘着思望过去的荣耀。这是人物的对比也是时代的对比。去真实的记录时代能感染一代人,而在记录大时代的基础上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和动人的故事,则能流传百世。 ————摘自豆瓣

作为一个层次肤浅的读者来说,看待事物以及阅读的本质都只是停留在基本的层面。少安与润叶、少安与秀莲、润叶与李向前、孙少平与郝少梅、顾养民与郝少梅、润生与郝少梅、顾养民与金秀、孙少平与金秀、兰香与吴仲平、武惠良与杜丽丽、杜丽丽与古风玲、金波与藏族姑娘、金强与卫红、孙少平与惠英嫂……不管是那些无疾而终的爱情,还是由爱情上升到了亲情,这些都在喜怒哀乐之间让我思考,这些都是平凡的世界里平凡的爱情。如此长的一篇小说,就算是百度百科的介绍,故事情节也是好多字,人物关系图画出来也需要好大一张纸,在我贫瘠的思想中,深刻录入的是那些超乎寻常的故事。

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故事是这部现实主义小说中最为浪漫的一道彩虹,他们让我看到真正的爱情是超越门第,超越贫富,甚至超越生死的。虽然他们的社会身份有着巨大的差异,晓霞是省委书记的女儿、省报记者,而晓霞在日记中称呼他为“掏煤爱人”,但在思想上却达到完美的融合,这一点喜欢过田晓霞的高朗做不到,喜欢少平的金秀做不到,而与少平之间互为亲情的惠英更加做不到。他们被彼此的气质所吸引,在海阔天空的思想交流中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而后又在更深的理解中将友情升华为爱情。这样的爱情稳固而坚定,能够经受岁月的磨砺而焕然如新。而这一切我们能够看到的美好,我觉得要感谢那个叫做田福军的父亲,那个晓霞的朋友、人生导师。可是,现实就是如此无情,在所有人都艳羡他们的爱情时,田晓霞却在采访黄原发洪水时因救人而溺水牺牲了。我相信作者也不愿将如此鲜活美丽的生命戛然终止,只不过书写到一定时候,书中的人物就会有自己的生命轨迹,作者只能记述却不能改变什么。不过,孙少平面对这至悲至痛的打击时,作者却出乎意料的描写了孙少平与“外星人”的一次第三类接触。也对,现实主义的路遥先生并不一定只能描写近在眼前的生活中发生的人和事,也可以借助魔幻科幻的形式来表现,只要内涵符合人们心灵深处最真实的感触就可以了。孙少平与“外星人”的交谈想表达是即使一个有再高科技的生物种族也无法超越生死轮回,死亡只是一个自然阶段,每个生命都将经历,死者已矣,活着的人即使再痛苦也必须继续生活下去。

伟大的作品是用平实的语言去描写亘古不变的人情人性,《红楼梦》如此,《人间喜剧》如此,《平凡的世界》亦如此。路遥的身躯早已回归到最亲爱的大地中去,而他却从未远离我们,因为他早已把灵魂注入到书中字里行间。他是高佳林,是马建强,是孙少平,是小说中的每一处花开花落,草长莺飞,更是人物内心微妙地悸动和涌起地波澜。而这些融入他所有生命精华的著作也必将留芳于世,感动着现在以及以后的人们。 ————摘自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