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桌的你》又一次全民致青春

《同桌的你》以浮光掠影的方式把80前的过去20年笼统的讲述了一遍,同桌,初恋、打架、小虎队、铁皮玩具、画着李雷和韩梅梅的英语课本、大白兔奶糖、高考、游行、非典、911、开房、堕胎、兄弟、女人、情敌、出国、分手、结婚、怀念青春…… 没错,这些确实都是80后过的日子,电影里有的这些,和没有的那些,确实能够让他们想起那些逝去的时光………只是热闹是他们的,90后是什么都没有的。不过据我观察,前来感怀的还是90后居多,想不明白为何青春仍在,就急着伤怀。

中午看完的电影,下午来问我,我也就基本能告诉你其中的情节梗概,发生了什么事,这在我心中就属于没能震撼我的心灵的范畴。看到最后那点结局,私以为是穿越到了《那些年》最后柯景腾吻沈佳宜的片段。其实这样的文艺老男人拍出来的感怀青春不再的电影,只要好好地迎合大部分人心中的回忆,加上坚实的背景乐,人物间煽情的表演,取得好的票房是没有问题的,反正现在的很多电影是处于叫好不叫座,高票房全民吐槽的模式。这部电影光是其中牵扯的大事件,就让我轻易联想到了《80后》、《致青春》、《老男孩》、《那些年》。确实如此,青春已不再,也已失去动荡的资格,那么回忆的毒便是开满了罂粟。

整个故事中有很多现实中出现的话,倒是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只有长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长得丑的只有大学了”,故事里的靓男美女成天都是不用上课的,不用努力的。学渣随便因为女神的一句话就能考上厦门大学;发明个窃听器就能考过cet;告诉面试官说你的伟大理想,就能拿到美国签证;女主角因为多次申请被拒就和男朋友分手。简而言之,长得好看的人的青春我永远不懂。“每个故事里都有一个胖子”,这话似乎是来自于《那些年》,青春的怀念中,那个胖子往往还是水墨山水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些年》里有胖子,《致青春》里有胖子,《老男孩》里有胖子,而我也渐渐的意识到,我就是我们青春故事中的那个胖子。

怀旧青春,故事将近尾声时,导演都会安排一个聚会,基本上是女主角结婚。10年后,人生各异,事业不同,却依旧能够抛开身外的种种,一秒钟回到那个一文不值的大学时光,畅谈逝去的时光,怀念早已溜走的青春,而回忆总是按照自己预设的方向发展,从不偏离预设的那个轨迹。

很多人私心想着,故事里都有自己的影子,都是与自己相似的青春。我笑而不语,首先,周小栀20年一点不变依旧像个小学生,这一点由不得自己。其次,几个人有的起一个从初中开始做同学到大学的同桌。所以姑娘别幻想了,故事里每一个你回忆里的男同学,你也不是一个从小立志要去斯坦福的独特女生。

记一次聚会

今日还是六个人,五女一男,五个我们和一个不认识的谁。一年就此别过,谁都替代不了你在我们这个聚会中的重要角色。考完专业四级,我想起昨日学姐说的今天的聚会,我想起从前的聚会。大概是太喜欢冯唐,太喜欢作死,昨夜三点的一场暴雨硬生生的被我写成了一段被众人鄙视的话。曾经有人跟我说过:一天只给你一次作的机会,今天用完了哈。我想今天我作死的机会大概已经用完了。

我想着从前我们六个人一起的时候,好像谁也会不会把你当作个一个爱情的梗,你那么优秀,狭窄的我们没有谁配得上你。我那个时候第一次有了那种想法:也许吃什么真的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人。要知道自我定位中,尽管我不是吃货,但是聚会中吃会本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是呀,我就是这样,一开口就成就了我的女屌丝气质。

至少你不会那么可以的评价看似很神奇的事,你的包容性好似能够理解世界上所有的奇葩。哈,我忘了,我难道不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对你无比着迷吗?可能你的家庭让你更早的体现出了男子气概,顾及身边每一个走着的人。会吃我吃过的米饭,不停地称赞美食,而不是像是尝人家百味那么淡定;会走在路上时突然回过头来吓我一跳,问我在干什么走这么慢;会拖着长长的尾音叫我“逗号儿”;会在第一次见面分别时说一声再见;会在美的地方拍照,你的粉丝真的好多,随时都有人在等着给你拍照。他们说你是很浮躁,难道我不是喜欢你是寂静的吗?就好像你不存在一样,你本来也就不存在,所有的美好臆想都是基于对生活的不满足,才会有那么多的文学作品。

大酒之后,想起你而不是想起比你完美太多的人。说实话我只是说说而已,我们六个人分了一小份果酒而已。果汁不醉人,人怎可能自醉。所以我总是很守时,如约而至。谁们还是不能准确的找到约定的位置,姗姗来迟。还有一个人则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成都4月12日

当前进道路上的隧道越来越少时,那便是快要接近了四川盆地最大的一块平原——成都。同处在西南地区,交通方面是有优势的,两小时的车程就好像从沙坪坝下山到南岸。至少这一块地,我幸运过那些从北方远到而来的人。

重庆本地的微博最近是无尽的自黑,公交像是过山车;地铁穿过居民住所;1楼、10楼、20楼出门都可能是平地;坐着吃面感觉永远是碗是斜的(个人觉得这条略微的夸张了)。可是呐,我们生在这里而是我们练就了一身的本领,在重庆会开手动挡,去外地就很牛逼;上山下山才会赢得美女多的赞誉;我们在重庆练就的方向感,使得世界都难不倒我们;在这里我们能够骄傲的对百度地图说不。

所以一直耳闻成都的闲散宜居,某些成都网友对重庆的偏见,觉得好奇还是想要一探究竟。想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都不食人间烟火,不谙世事发展闲适的生活?我们到达成都东站后直接去了宽窄巷子,没错,在我看来,那就只是两条巷子,一条宽、一条窄,故取名之。就好像我一直向往的中山四路,真的只是一条路,因为前面几条路叫中山1.2.3路,故取名之。石板被走得光滑呈亮,给人一种虚伪的感觉。我又一次看到了我这样的普通人跟别人的差别,宽窄巷子里唯一的一个书店堆满了人,给自己或情人寄明信片;景区厕所的墙上写满了那些“得不到却不能接受失去”的爱情;穿着长裙、草帽、帆布鞋、稻草包在咖啡店拍照的女子,也许是要逃离“不久前为着另一个不值得男人”。

基于那些低于我预想中的期待,不到两天的时间便走完了宽窄巷子(我从远方赶来,那个诗人翟永明却不在),天府广场(很巧看到了喷泉)、人民公园、春熙路(对伊藤洋华堂是唯一的好奇)、武侯祠、锦里(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不是吃货,完全错解了这里小吃的真谛)、小通巷、琴台故里、青羊宫,晚饭后沿着滨江路乱走,昏黄的路灯尽显暧昧,让我想到的竟是“我离开钱塘的第三年,时常想起那个夜,走在古旧城墙边”,杜甫草堂(我到外地去看你,却背不出一首你的诗句)、文殊院、川大。最后在环球中心吃完圣代,心惊胆战的走过四楼透明的玻璃地板,紧赶慢赶,甚至都没有好好的给陪我一天的朋友道别,我还是误车了,我第一次迟到误车,而她也错过了最后一班回去的车。多等在候车室的那一小时里,是内心一万次的翻山越岭和不妥协。世界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时隔好久,我竟然在成都向朋友说起过往的秘密。

最后,我正在动车上总结这个周末,对于成都的印象有很多很多,下面我只挑一些内容做主观片面的评价:
1.成都有世界上最大的独体建筑环球中心,那是让我瞬间觉得高大上的。
2.成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大片大片的地拿来修广场公园让人休闲,这不科学呀,土地这么值钱。
3.成都有很多的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看到过无数明目张胆闯红灯的车,我们以为第一次见到一串车闯红灯那是偶然,刻意每个红灯都很注意。
4.就我坐过的出租车来说,没一个司机会乐于跟你搭话,最多是你问他答,哪像重庆人那么能鬼扯。
5.问路可能是必备品,就我问过的路来说,路人就是那么随便一指方向然后说:就在那边。实际上个中的道路曲折只有走过才能体会。重庆的大妈、孃孃尽管说着“你上完这个坡,再往下坡走完”云云你听不懂的,那也是尽着心思在帮你。
6.走在成都店铺外的平台道路上,担心身后有各种车那是有必要的,介于重庆鲜少有摩托车,我总是能放心的在路上高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