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写过博客了,九月的第一篇,写一篇粗糙的影评,或者不能用影评这么专业的名词,叫写一篇观后感。
很久没有去看过电影了,尽管每天热映的都很多。在我浅显的看来,在那个有很多有情怀的,把电影当作梦想的导演的时代里,去影院看电影这件事情并没有普及,也就是说国民的平均收入没有多少人是用来支配着去看电影的。同样,那个时候,导演就是专业的导演,电影还是纯粹的电影,比如有一些我喜欢的电影就跟我差不多岁数:《苏州河》、《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最好的时光》、《活着》、《爱有来生》等。(这里只说国内电影)
后来可能是我长大,也会偶尔加入看电影这个行列,就感觉中国的电影市场就蓬勃起来了,可能是加入其中才会有感觉。越来越多的作家、歌手、演员、企业家、土豪都挤入了电影市场,而且效果甚佳,大多数人为着情怀,为着十年之约,为着怀念青春……去贡献了自己的荷包,也充实了那些胡乱挤入电影市场的人的钱包。他们拍着最速成最烂的电影,占着最多的拍片,赚着最多的钱。其实有一点为那些把电影当梦想的人不甘,所以我的习惯是,如果看到喜欢的小众电影,我会去电影院看看,但我这种做法在很多时候都会收获惊喜,比如电影真的很好,比如花一张电影票的钱包场。
说起近几年兴起的青春片热潮,电影多到开口就来:《致青春》《同桌的你》《左耳》《青春派》《匆匆那年》《小时代》《栀子花开》《万物生长》《何以笙箫默》,真是快速实惠又赚钱,然而就是这些速食电影,养坏了观众的胃口。网上不是有一张图说是青春片的大纲嘛,堕胎、出国、死人、三角恋,没有这些的,青春都被狗吃了。我还是那句话,青春是至死方休。说起青春片,老一点的经典怕是要算《十七岁的单车》,而年轻一点的那就是《80后》。
从2012年开始至今,我感觉我没在院线上看到几部好电影,我还记得情节的就算是我喜欢了,《亲爱》(余男)、《逆光飞翔》(台湾电影)、《刺客聂隐娘》、《开罗宣言》。
所以前面700字都是铺垫,这篇博客的主题是影评呀,那我就只是想简单的发表一下最近看的两部电影的观后感。
《刺客聂隐娘》取材于唐代裴刑短篇小说集《传奇》里的《聂隐娘》一篇,聂隐娘幼时被一道姑拐走,过了十三年被送回已是一名技艺高超的女刺客,而师傅送她回来的目的是刺杀表哥田季安。师父说,剑道无亲,不与圣人同忧。我觉得呢,故事情节是很简单,侯孝贤准备这部电影准备了七年之久,他是觉得自己老了,再不拍出来就怕没有机会了。
我喜欢时光网上那一句短评:处处留白,余味在外。最开始可能很多人都是冲着张震和舒淇十年后的再度携手“谈恋爱”吧,最后都“失望”离场。电影只有一个半小时,但很多的长镜头、留白,还有胶片的感觉,让许多的观众离场。这是我经历过最多人中途立场的一部电影,到最后也成了包场。我知道大多的观众习惯了华丽的场景,扎堆的明星,已经欣赏不来了这样精致的美,甚至是已经不会去欣赏祖国的秀美山河了。可是呢,我还是觉得侯孝贤还是那个《最好的时光》的侯孝贤。
《开罗宣言》不需要简介了,历史上二战时候那些重大的事情都囊括其中。可能这部比较好的历史片是吃了宣传方的亏,因为在宣传海报上印了毛主席,而被大批并没有看过电影的人说成是篡改历史。其实这电影成为炮灰的原因有两个,第一,网友觉得电影会美化毛主席,丑化蒋介石,然后觉得是在篡改历史,然而这部电影是谈不上美化和丑化的,都是理所应当的镜头;第二是大家说,电影里有一条石剑锋和日本老婆的爱情贯穿的主线,觉得不应该,我想要是没有这条主线,大家又会觉得乏味的历史剧没有主线,一点都不好看。总之,究其原因,还是在一开始的宣传就注定了这个结局,好也不好、不好就是更加放大的不好。所以排片少到极致,一个电影院一条一场,运气不好的话还基本都是午夜场。
《开罗宣言》总体还是好的,电影格局大、气势足、符合纪念主题。动与静、快与慢、血腥与温情。相比于那些磅礴的场面,小小的动容则是体现在那些一闪而过的场面,偷袭珍珠港时,海滩上慌张的士兵和度假的少女;悼念活动时那些面带笑容的照片和遗物;缓缓降下去的旗;飞机上那个晕机的秘书长和谈判桌上那个强硬的秘书长以及回程时那个醉酒的秘书长;幸子中枪而死被石剑锋拖起来那一瞬间;日本投降时中国士兵高喊的那一声“中国万岁”;片尾石剑锋说的“我还在”;那一群飞过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鸽子,都是小人物小事物,激起阵阵涟漪。那么多的特型演员也感动到我了,毛泽东、蒋介石、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希特勒都还是有几分相似的,而故事的主要场景又还是在重庆,所以会觉得有几分熟悉。
以上是最近关于电影浅显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