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有准备的人

我承认我是一个不太与娱乐接轨的人,只是因为不是特别了解娱乐消息而已。不知道是在哪里就突然看到蔡少芬要生第二个了,我才问了一个同学说:蔡少芬怎么就结婚了?遭到了白眼是正常了,2008年结婚的,我是奥特曼。

已经冷落电脑很多天了,今天下课以后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很多了,主要是他的老公,好像不是很厉害呀,是重庆人。主要看了《鲁豫有约》这一个视频,很短,。张晋跟鲁豫说了一句话,当时只有我一个人会说粤语,所以就创造了条件,原来我学粤语是为了以后遇到她。鲁豫说,看吧,随时做准备是没错的,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的。

原来这是随便用在哪一方面都适用的话,一直都在听说,只是没有去实践,而这没有实践的后果必然就是没有机会,错过了机会后,会好好温习这句话并誓言一定要在以后多做准备,以便随时碰到机会好去利用。

可是呢?自己是知道的,没有改变,任自己错过、下决心,一遍又一遍,就像单曲循环一样。

在这方面,有好多好多很有准备的朋友,准备明年的带薪实习、香港去交流、贵州支教。这时候我倒是很能想起高中语文老师说过的话,现在你们在这里当然看不出区别,但是几年以后就会很明显了。想想自己曾是从不听语文老师教的东西的,这时想起,真真是极为深刻的,难道这就是末日反常。胡扯!

好想多认识一些人

越来越有一种想要认识很多人的渴望,特别是现在

无论在课堂上、宿舍中、又或者是在其他地方,都会听到他们说:我一个朋友就是做什么的,我一个朋友就是做什么的……暂时我不考虑其真实性。但是我觉得一般还是不会随便说,这时我就会好羡慕他们的人际圈,能认识从事各种行业的人,无论是深交还是浅交。

现在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在意自己的人际交往了,从前从前并肩好友都走远了,一根电话线牵引着的联系也是不能满足于我的要求。而我却并没有高中以前那种很乐于去认识新同学、新朋友,明知交流需要主动,可还是不愿去了解。对于别人的热情则只是表示友好,不加任何的含义,如此是我也会觉得自己没意思,不再深交。

现在发现自己除了军训认识的人,宿舍的室友,班上的同学,也就再没有更多的朋友。看室友都忙着参加各种活动,跟各种朋友出去玩,我就是不带任何羡慕的独自坐图书馆,只到关门。这件事,我不说什么违心的话,确实只是不愿,可偏偏又有让我很在意的原因。

只是觉得有必要认识各界人士,无论什么行业,任何职业。这个和人打交道的社会,很多自己不愿学习、接受的都被磨平,然后被自己用的很熟练,甚至到最后还会嘲笑那些执着于自己的坚持的人。

多认识人,如果想要深入了解,就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去交流、了解,占据很多的自习学习时间;多认识人,也会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每个事件的不同看法;多认识人,又多出了一条通往外面世界的通道。

自己的不同于别人的想法是该收起来,无论放在哪里都行,但就是不能用在实践中。多认识朋友也不是不分好坏,不辩是非,在我的接受范围内,尽量接触社会的各个层面,生活的各个地方,这也是一项基本技能。

C’est La V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