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我在失眠

现在是凌晨一点,今夜失眠
1、隔阂
前天提起如今不知道怎样与爷爷辈长时间相处了,可能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大多数人都会有吧!今天看到有人说:要放假的时候,我妈说想我了,后来放假回家发现,其实她是想骂我了,10点钟不睡说晚了、6点钟不起说晚了,在家不出去说要多走动,出去玩又说出去野了。真真是总结得极好的,完全是现在的一个反应,不过想想就会知道,这也不是谁的原因,只是一种隔阂吧!爷爷奶奶9点钟就睡觉真的很正常,6点钟就做好了早饭要出去走走也合情合理;只是我们习惯了夜里12点却依旧精神抖擞,那个时候被我们称为灵感迸发的高峰期,就像此刻正在写博客的我,其实真的是失眠,而合情合理的还有,不管我们多晚睡觉,我们至少也要睡到七点钟起床上课。这种隔阂并不影响生活,却又让人觉得长时间下来有些不妥,双方都坚持不肯妥协。爷爷奶奶坚持要我早睡早起,而我也会坚持反驳:现在才10点钟。

2、明白的事情
听说或者知道,我们大家庭的家庭关系并不好,而这个故事中必然会有古今延续的婆媳问题,20年从我记事起就会有两个版本等着我去分辨,那个时候一般是跟谁在一起就相信谁说的。有独立的分辨能力与思考能力之后,我能从双方的生活中去感受可信度,但不做评价,因为眼见都不一定为实,何况还是几翻陈述的故事,况且还有话说:兼听则明。可是不喜欢伯叔却是从小开始的,好吧我其实没有伯只有叔。从小到大我都觉得爷爷奶奶偏心,对叔的照顾胜过对爸爸的照顾,这是一个原因,另外就是我讨厌他那一种不可一世的感觉,觉得所有人都没有他了解得多,这让我看来更多是缺乏什么才会表现什么的感觉。而最近一两年因为爷爷奶奶跟他住在一起(不是一直住在一起,只是会经常回去),我回家的时间都变少了。可是可能是因为是20岁的缘故,我今天居然顿悟了。顿悟源于今天的一件小事:今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发现家里的插座没电了,初步诊断之后发现问题所在,物管来看了之后说要怎样怎样。然后奶奶就给叔叔打电话说这个事情,最后他说算了,我回来给你们看下。就是这句话让我觉得自己真是惭愧,还打着20岁的名号。他跟爷爷奶奶近,一个电话就可以做事情,小到换开关、检查天然气、修烧水壶,大到把爷爷背去医院,寻医问药。我知道,爸爸与姑姑们很有孝心,可是远在千里之外,若不是重大的事情一个电话也召不回,每天电话问询也还是与床前照顾有异。就是这样简单的道理,可能在五年之前我都能够明白,却要在五年之后来顿悟,虽然这并不能让我不讨厌他的自以为是,但还是要点个赞。

3、“菜花”的瓶颈
6月19号到7月9号,没有更新博客,这其中的20天确实有部分时间我在忙着考试,可是剩下的部分时间呢?我也在写,只是这就像每一个人所遇到瓶颈那样,每一个看上去很吸引人的标题,都大概能写上100字的样子,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就只能算是微博呀!可是有什么办法呢,难道要用意识流凑齐那可观的页面字数,这种欺骗读者,浪费读者时间的事情我是坚决不会做的,我可是有原则的作者:))这让我想到了我一直想写的小说,我想到了与众不同的开头,但是现代影视业的发展,我再想不到任何与众不同的高潮和结尾。我曾想让朋友给我讲他们生活中那些有意思的故事,可是都是那么平凡却不平庸的演绎着各自短暂的生命而已,我寻求不到有效的讯息。

请残忍对待,20岁的我们

天空依旧飘着细雨,有人统计过,这两个月有45天都下着雨,谁知道呢?无论怎么样,14年的一半将近,在24楼透过窗能够看到夜里1点稀疏的灯火。微信刷着并没有意思,那些客户端推荐的网志倒是值得一看,比如说“你是我今夜不及的梦”。我心里一凛,立刻去摸黑翻找一封快要被翻烂的信,借着微弱的手机灯光又看了五分钟,执着的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又一遍,仍然是那冰凉的两页字。

最美的时光里,心灵鸡汤或者是激励至关重要。小学时就开始看中学的电视剧,以为是向往;初中开始看《十八岁的天空》,现在还在遗憾长残了的石延枫;高中看的电视剧《毕业时刻》,因为好喜欢蒋小涵的微笑。那些狂热的与家长打游击战看电视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就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垢病,开着电视、抱着电脑、玩着手机。现在不再看看这些阶段剧了,因为不知道看什么好,美剧、港剧就是鸡肋,鸡肋对于我来说来就是很好的东西,又没有肉还有味道。

临近的七月在我手指滑动中即将伴着火热而来,这即是虚指又是事实,在自我安慰的范畴中,都是希望即将来到的日子过的火热,而实际上,重庆的天气六月份放过了我们,七月份你懂的,呵呵。无聊的我开始迷上了黄宗泽,所以一时间看了好多的港片,我想大概是寂寞了。我像海子那样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为那一朵花开和每一朵云落。呵,海子那颗巨星来得快也去得快,才二十几岁就陨落消失于凡尘,所以我祈求这一世我努力一点,下一世可以与他相遇在最深的红尘之中。可是我都已经20岁了,亦舒说:过了18岁,谁还会为了一朵云、一阵风、一支玫瑰、一阵絮语而笑。都是牙膏筒里的假笑,适当的时候挤一些出来应用。关于这种说法我是不那么认同的,或许是时代不一样了。我不知道那个我不太明白的年代中,港台文学家与内地作者之间最大的差异是什么?但是我知道,中国内陆多有的是爱国救国以及复兴中华的主题,而港台文学多有的是感伤、温情、以及更多我不理解的东西,其代表像张爱玲、古龙金庸、徐志摩(我不确定他们的时代,只是我所知的较大范围)。我关心粮食和蔬菜但都无济于事,以我的资质,现在还有不起一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4M宽带、能叫外卖,来让我喂马劈柴的房子。我只好在我只会画房子的基础上提升我的绘画水平,在四六级的基础上提升我的英语水平,在能听懂港片的基础上提高我的粤语水平……

大概是读书这么多年的住校时光,习惯了独处,在放长假之前总是有几分焦虑。不知道是与爷爷奶奶共处的那些年太过于压抑,事事顺从,使得现在与他们相处几日,总会感到不适,更多的时候表现在心理,这并不是觉得自己矫情,每个人的成长可能并不相似,导致成年后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初初的这两日多的可能是长时间不见被当成客人的感觉,可这两日之后的心理变化并不可得知。

所以说20岁来作为分水岭并不是儿戏,这里不仅有美工刀伤过的手指,自导自演伤过的心,24楼外稀疏的灯火,回不去的童年,看不到的未来,还有我与梦想之间不可估量的距离如同孤独的海豚于同伴。我想,下半年简单的愿望除了别让父母老得太快,还有请残忍对待,20岁的我们。

2014.06.30
Comma chan

一场大雪——青春记号

在西南地区生活了接近20年,从未亲眼看到过大雪,就算见过雪,那也只能是极小极小的,而且记忆还是停留在多年前。

不知道想要看一场大雪是不是每一个南方人的期盼,但却是我一直的梦想,曾经高考后有一个真实的机会摆在我面前,可以看四年或者更久的大雪,考虑诸多原因终于放弃。不知道现在说出来时是带着怎样的感情,又好像在说着别人的惋惜。

不期望能漫步雪地,然后偶遇一位撑着彩虹伞像梧桐那样的男人;也不曾想过会在雪地狂欢,码一个比我还高的雪人;又或者漫步公园,略一动肩回首,树枝上的雪花就飞落下来洒在我的肩上。我想的就仅仅是一场大雪,一场我看着由小到大,由大变小的雪;看路面的积雪慢慢变厚,踩在上面能吱吱作响;一眼望去都是一片白,一片纯洁,一片与世无争;能看到雪后初霁的第一抹阳光,照在路面反射光芒;感受雪化过程中的寒冷彻骨。就仅仅是这样而已!

原来我也会如此强烈的渴望,就像很多朋友渴望一场轰轰烈烈的初恋,而我渴望看到一场真真切切、白得刺眼的大雪。总感觉自己很豪放,这样的小情结却不知是何时开始滋生,何时开始疯长?

有朋友去了东北读大雪,给我讲她们现在的状况,下雪的状况,真真的是羡慕和喜欢,当然提前承受严寒却也是必须伴随的。

想要20岁以前去北方看一场大雪,如同很多人都想要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但始终是想的人多,实践的人少。想想我也不再是那个爱幻想的女孩,这个想法却也不是那么不可理喻。

喜欢平淡,喜欢低调,喜欢稳妥,也喜欢偶尔想一想;

想要功名,想要金钱,想要成就,也想要有一次自己疯狂。

那么就是这一次吧,留下最深的青春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