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逗号

逗号的文字电台是逗号的个人博客,记录一点心情、描述一些事实、评论一些现象,仅此而已。

一不小心,就成了路人甲

翻了翻最近拍下的照片,其实还挺多的。但凡热闹的地方,留的照片就比较少,当然那些人多的地方,路人甲乙丙也挺多的。

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有人拍照的地方,我就习惯性躲得远远的。生怕抢镜了,生怕自己是别人相机里的路人甲,甚至跟朋友一起出去都忍不住提醒她们说:走这边,抢镜了!

但自己掏出手机拍照的时候,难免也会留下某个路人,或是背影,或是侧脸,或是正面。曾看过一个故事,或者可以称之为小说:一个男人认识了一个女人,他们开始了解,后来就很熟悉了。那个男人第一次捡起女人的钱夹,看到钱夹里女人和家人的合影,而照片的偏后,同样有一个在合影的家庭,只是聚焦外的模糊地区。当然了,很巧的是,男人钱夹里的照片同样是家庭合影,必须得,后面也有模糊的另一个家庭。虽不能确定人,但同一个公园,同一个时间却是让他们诧异的唯一标准。

从前的文学家都说,小说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只是以前,现在的文学泛滥的时代,已经不适用了)。这种巧合太少,几乎是没有,倒不是不能一起成为对方的路人甲,只是成为路人甲后却能再次相逢,那几率就小了。

很大程度上,多年熟悉的朋友都能擦肩而过,形同陌路。那么一不小心成为路人甲的人,我还在等什么?沉迷于不切实际的幻想,还不如好好睡一觉。

行走在磁器口

我总觉得,周末不应该呆在寝室里而已,所以我几乎是每个周末都会出去走走,不管路程远近,走走总是好的。

国庆节时去过磁器口一次,在现在看来,这真是一个很脑残的做法。当时确实是人山人海,还有警卫指挥,还只能单向通行,那次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西门的磁器口三个字了,别的一无所获。

今天的天气不算好,但是还是不能阻止我出去走,在劝说寝室众宅女无果的情况下,我就只有独自一人去磁器口。沿着磁童路我一直走就到了能够看到磁器口全景的桥上,虽然雾气甚重,但是难掩热闹的人群,站在桥上,看着下面的各种摊位的火爆生意,和外地人的新奇之感。吸引我的还有三位老爷爷,他们拿着可能是自制的大风筝,在放线,等有风就可以起飞了。我想想自己有多少年没有放过风筝了,十年甚至更多,我都不记得是多大的时候,大锅自己做风筝,然后我们在太阳极好的冬天,爬到极高的地方放风筝。众人的欢呼中风筝飞起来了,我在风筝飞得最高的时候,下桥,走进了众人。

跟所有的古镇一样,给人引力之一就是青石板小路。拾阶而上,回过头便是“龙隐门”,然后就是两旁的特色店铺,其实也不算特色了,只是觉得应该这样说。很多外地的人都很兴奋地样子,我却没有多少感觉,毕竟觉得这只是自己家门口的东西,想来的时候,散散步就到了,没什么特别的。就像如果我去外地的兴奋,别人的淡定。

似乎每个古镇,除了拿出来作为名片的东西很独特,其他的或多或少都有相似的。相似的具有当地特色的古老建筑,相似的一个门,相似的青石板台阶,相似的手工艺品,相似的咖啡屋,相似的茶室,相似的素描馆,相似的买纪念明信片的特色小店,相似的墙,相似的藤蔓,相似的危楼上写着“拆”,相似的……或许有很多人还想着能够相似的在这里遇到一个人。

当我们走了,离开了,不再来了。留下的只有笑得灿烂的照片,一沓不知道寄给谁的明信片,还有一堆纪念品。以上所有,其实都很透彻的,只是我们还是义无反顾的想要去,只因为我们都知道那一句话:“回去,和从未来过,是不一样的。”

下个月果断断网

转眼就是12月了,也就快要考试了,所以果断决定,下个月,也就是明天,断网了。

其实虽然会有一定的麻烦会到来,但是克服克服就过去了,毕竟我还没有达到没有网络就活不下去的地步。

其实说实话了,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促使了我做这个决定:MD,我们学校的上网费用太高了,至少是一个我认为高的价格,59/2M/月,而且平均下来每天就要用两块钱的网费,主怎么可能,这就是垄断下的天价嘛!

问了在外校的朋友们,有的是20元/150h/月,有的是30元/月/全寝室,更好的我就不秀出来了,总之就是没有找到比我们这儿贵的就是了,而且一天是没有好多时间来上网的,课程在任课老师看来都是有一点多的。所以呀,在我准备期末考试的这一个月,我就可以不用了,把剩下的钱拿来给我妹子买手套和围巾多好呀!

另外关于此事,我们的一个计算机老师告诉过我们,以前没有把校网包给电信时,是59/2M/学期的。而且住在山上的没有选择,只有用这个,搜索不到移动的网络信号,没办法使用移动的网络,杯具……

好了,既然决定好了,那么就到此为止了,利用最后的网络时间来写博客,从明天开始又要回到以前的模样了,我还算没有走得太远,不至于太不习惯。